當人的年紀一大,對古早味也越來越懷念,
最近的漫遊,開始學著探索古早的味道。
苑裡便是一個很適合用「很久很久以前」開頭的鄉鎮。

因早期離大陸沿海近的關係,
唐山過台灣後,在苑裡形成一大聚落,就好像鹿港一樣。

然後,隨著時代、環境、氣候、天災等各因素,
曾經繁華已成空。

走進以苑裡舊地名─房裡為名的古城,
新舊住宅散落,
曾經風華的四合院與新式民厝比鄰,
而路面的亂石砌道和電力公司的人字孔融在一起,
令人迷惑。


新製作的房裡古城排水溝蓋,
鋪設在人煙稀少的房裡老街上,
倒是觀光客很細心地將它收錄在影像檔裡。


步行到日據時代中部大地震後,
唯一留下的海線大宅─蔡泉盛號,
洗石子後的文藝復興商號,依然乾淨鮮明,
已經12月了,牆上的門聯依然是紅的,新的。

早期只是三合院的蔡家,
因經商致富後,將原本的單面牆改成商家,
便是今日我們所見的四合院。
門檻因生意絡繹不絕、油車忙進忙出而凹陷,
當年的門庭若市猶如在眼前。


踏進屋宇式的大門,
別忘了尋找這看見左右兩廳房門下的貓洞,
一洞連一洞,達通風之實,
早期的建築智慧,由這些小處便可見。


合院正身在藍天下依然耀眼,
左右兩邊的護龍因家族人數的成長,
已經延伸至我們拍這的這個角落。

蔡姓子孫目前仍居住在右側護龍哩,
參觀此地請為他們保留一點寧靜與隱私。



護龍裡的門,一扇又一扇,
可想而知,當年蔡家也可說是華麗一族呢!


往另一端望去,護龍底的古鏡,
又替我們將視野無限延伸。


主人細心保留的攝影作品,
帶著我們一起飛上天去,
俯瞰蔡泉盛號的壯闊。


合院的精緻屋頂哩,總藏有著小閣樓,
令我想起在金門住閩氏古厝的珠鍊閣樓
雖說不到一塵不染,
但收拾得乾淨整潔,仍可見蔡氏子孫開放參觀古厝的用心,
而觀光客們是否也能以同樣的心,感受這古厝的美?


從閣樓上的木窗往下望,
是欣賞合院正身走廊最美的角度。

洗石子的圓柱基石,搭上福州來的圓弧磚,
怎麼取景都美。


仔細看,正身的地基異於同時期古厝的石砌面,
又再附上一層洗石子面,
再一次說明蔡家的財力。

而柱頂和牆面的彩繪、彩色磚飾,
顯示建造當時的費時費工,
時至今日,
仍是同樣地令人感到氣派考究。



步出蔡泉盛號,
信步在房裡老街上,
偶然見到一兩間家廟堂號的古厝,
不自覺地激動起來,
心裡也暗暗地說:如果這條老街都是如此該有多好。


走到後巷口,在巷口拍了照,便想離開,
被巷口的婆婆叫住,
知道我們來自彰化,也說剛剛有一組新竹人馬專門來拍照的,
要我們也去後巷裡走走。


後巷又更加地蕭條了,
被火紋身的古厝,
只剩灰黑的鐵條在陽光下曝曬。


後巷底的有一整排的土角厝,
剛好也有很復古的新式指標,
兩個人站在土角厝角落,
後方藍天白雲,
從廣角相機的視窗望去,
畫面剛剛好的美。


剛剛好的美裡,
有恰恰好的古意,
給我們上了一堂叫做「時光倒流」的課。


更多今日照片:房裡老街、蔡泉盛號

 


 


房裡老街
省道台一線,來到與前往苑裡市區的中山路交岔口,
麥當勞附近,
文苑國小旁,
可見指標。

蔡泉盛號
房裡老街上,
自由參觀,
但請保有旅人的格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utyl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