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這麼小,好像總是得人擠人才稱得上「好」?

其實很久以前姐妹Sandy曾經說過,
總是會有陣子,網路上總是只有某幾家店的介紹,
我倒是沒有特別注意。

最近,
我也深切感受到了,
心之芳庭、魔法咖啡屋、通宵花海、新社花海、日月潭纜車,
只要看到奇摩首頁那幾位號稱知名的網路作家寫出來以後,
過沒多久,
週遭常看的網誌也會出現類似的文章,
哇,當我發現這點時,
不禁有點毛骨悚然,
顯然,大家都成了免費的廣告者了。

更是起雞皮疙瘩,
原來大家都只能被制約地往某些地方去而已。

也是啦,台灣這麼小,
好像少了廣告,少了人潮,就失去了競爭了能力,
這好像又跟教育扯上了點邊,
補習現象不就是如此。
(唉,職業病的吶喊。)

想想,年輕時幼稚的我好像也是那種傻傻幫人家免費廣告的人,
只要人家說哪裡好就去哪裡。

大概是經常的國外旅行讓我改變了這些想法,
旅行就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到自己感應到的事物才有意義,
好像只有台灣人會特意在意某些景點,列為必到之處,
然後趕緊拍照走人,
國外旅行久了,讓我發現原本期待的景色不一定最美,
反而旅行書和網路上沒介紹的會給人特別的驚喜。

當然網友們細心的介紹台灣之美,
是很值得一去拜訪的,
但好像不該是現在這個樣子,
把美景當成景點,觀光式地造訪,然後觀光式地再會,
在觀光式地寫成遊記,
在心裡高興地說:嘿嘿,我也來過了。

我自己旅行時最在意的那張照片,
就是和心愛的人拍照的那一刻,
以前也許覺得是更為觀光客的作法,
常常旅行後反而覺得,
與其努力拍些風景照,
不如留下人的樣子,多年後再回味,感覺不同,
這樣的紀念也更有意義。

尤其是前幾週和姐妹的台北之旅,
好像事前規劃了好多景點,
但是事後被問說去哪裡玩,
卻說不出所以然,
因為總是在嬉鬧在拍照,
回家一看,照片多的很,美的很,
卻是那麼自然快樂,
相對地,那些知名的景點在人的襯托下反而不那麼重要了,
快樂的感覺才是重點。

上周和老公到台北更是如此,
原本計畫要去哪裡哪哩,最後也因為必須認真努力而放棄,
回到彰化雖然抱怨台北的濫天氣,
卻念念不忘可以每天窩在國家圖書館的樂趣,
原本的計畫不一定最好,突然的靈感才有趣味。

新社花海被轟動地推崇了好幾年,
我一直沒去過,
應該說我現在真的有成熟了,有老了,不喜歡人擠人了,
又可以說,當時候到了時機對了,自然就會有機會去親眼看看美景。

最近的心之芳庭更是恐怖,
有種重現好幾年前薰衣草森林炫風的感覺,
想起當時我也衝上新社山上去膜拜薰衣草森林,
不禁一陣作噁,
對照起前陣子和姐妹臨時決定去明德薰衣草走走的自然樂趣,
更是惋惜,
當時只是一心覺得我一定要去過,
和後來真心地去放鬆享受假期,
真有天壤之別啊!

貓空纜車和近來日月潭纜車的一窩峰更是驚人,
好像原本不打算去日月潭的中部人,
一定得趕緊去造訪才算數,哈!

至於電視上什麼戲出現了,
就趕緊去高雄追痞子,快點去圓滿教堂追無雙,
只能說,台灣雖然小,但這種需要去追景點的時候,
好像就得感謝台灣很小啦!

至於那些知名網路作家的介紹,和這些用心的地點,
真心地感謝,
有機會,等到觀光客們都瘋狂造訪完以後,
再找機會前往,想必可以感受純淨自然完整的美景,
而不是吵雜喧鬧的觀光路線!

西門紅樓,也是年輕就想來拍照留念之處,
沒想到,已經年近30才真的留下照片,
想想,該去的一定會去,
沒能去的,留在未來慢慢走,人生漫長,總是有機會去的,
不要汲汲營營,不要當人家免費的廣告商,

按照自己的步伐安排自己的行程,
如此,回憶會更鮮明更屬於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utyl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