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去聽了一場音樂會,
一個十幾歲的女孩,爹只是一個高職老師,
聽說以前是家徒四壁的狀態才能栽培出這樣的女孩,
更何況家裡是倆個女孩在學音樂。

今年考上法國高等音樂院,
還在努力學著法文,
雖然她的資歷我已經很熟了,
但第一次近距離且現場地聽她演奏倒是第一次。

十幾歲的女孩,走出場時,
伴隨著觀眾掌聲,倚著鋼琴敬禮時,
有一種大人的堅毅自信表情,
是來自音樂的勇氣。

四個曲目都很美妙,
尤其是舒曼的交響練習曲作品13,
熟悉的旋律,讓我都想搖動起來,
這首曲子整整彈了半小時之久,
女孩綁著馬尾而露出的頸間,開始流汗,
妝都開始花了,
不得不讓人佩服。

由於位子很前面,
我的目光剛好可以看到她的手敲琴鍵的每一刻,
小拇指延伸到前臂,
有一條手筋,總是跟著音符在跳躍著,
我和老公研究許久,發現那是學琴的人才能發展的筋,
那是五歲開始學琴,
到一輩子的承諾。


昨天晚上看金曲獎典禮,
事前很高興聽命理師說曹格會得獎,當然真的也得獎了,
我很高興,
因為我喜歡他和他的音樂。

說是有很多成名曲,是必然的因素,
但讓我真正喜歡他的契機,
讓我感動的那一刻,
卻是在紐西蘭。

雖然喜歡出國旅行流浪的感覺,
但在不熟的地方,總有鄉愁。

年初剛到紐西蘭時,租了車,
準備往郊外出發,
扭開收音機,
竟然聽到曹格的《無辜》,
我和老公相視而笑,一種會心的感覺,
雖然因為駛離了基督城市區而聽不到這電台了,
但曹格的歌聲,讓我們安心地,踏上這十多天的流浪。

我是很音癡的音癡,
但對我來說,音樂是可以給我很多想法與勇氣,
譬如我蕭邦雖然濫情,但和老公吵架後隔天上班路上聽蕭邦卻會消氣,
譬如台語歌雖然不主流,我卻愛台語歌更真實傳達感情的fu。

我是音癡,我老公也是音癡,
但我們來說,
音樂可以,給我們當下的美麗。

就如同,我打這篇網誌的同時,
我聽著蘇永康的新歌《擁抱》,
『我會記得妳的好 和妳的笑
 和妳說過要一起變老 永遠在我的懷抱
 再苦再累都有我 依靠』

也聽著羅文裕的《愛情漫遊》,
『我和妳 一前一後 一左一右 在愛情漫遊
 眼前的風光 雖美不勝收 比不過妳一個笑容
 最初的感動 還留在心中 從來沒變過
 哪怕有一天 我們都老了 還要牽妳的手』

然後,轉頭看著身旁的男人,
是充滿愛的視線,
音樂就是如此,
給我每一刻當下的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utyl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