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吳哥城、巴肯山
今天下午,即將進入吳哥之旅的倒數高潮,
心情也異常地興奮!

西元九世紀,Yasovarman I搶到了王位,
便將國都遷往西北方,搬到今天的Angkor(吳哥)區域,
並以Phnom Bakheng(巴肯山)為中心,
直到12世紀後,
Jayavarman VII將吳哥城擴大成為今日所稱的「吳哥通城,
也稱為大吳哥;Angkor Thom」。

由於大吳哥的南城門保存良好且離市區近的關係,
因此我們選擇從這邊進入大吳哥內,
古代是讓大象行走的門,所以是高達七公尺的大石城門,
城門上刻有微笑國王的標誌,亦可稱為「建設國王」,
也是就Jayavarman VII。 


門前的六公尺寬通道,有保存良好且較為大型的「乳海翻騰」,
這個故事要講的話可以講個七天七夜,
畢竟這可是一千年中發生的故事,
簡單地說,就是阿修羅要取得長生不老甘露的故事,
舉凡七頭蛇、仙女等浮雕,都是這故事裡出現的主角,
在小吳哥的南面東側壁畫,就是在講這個故事。 


首先來到「百茵廟」Bayon,共有54個塔,
每一個塔的四面刻有3公尺高的Jayavarman VII微笑面容,
這座塔的身世像個謎,真臘風土記描寫與今所見差距甚多,
因此到底這54個塔是否代表54個省也沒人確切知道,
不過至少目前觀光客都這麼對他下定義。
可以確定的,這位建設國王在各處都刻了他微笑的面容,
他將吳哥王朝的國勢推向極致,
當時的全國各地的人們也都有這樣微笑的表情吧?
但也因為國力人力的消耗,
到後來也因此被輕易侵略,進而放棄了吳哥區域,
當時的微笑,也因為經歷風吹雨打,
如今看來竟覺得是「苦笑」? 



來到靠近西門的巴本宮(Baphuon),
目前由法國政府維修中,所以不能參觀,
不過寺前的參道很特別很漂亮,
是用圓柱支撐在空中,很值得拍照留念!
往西北方走,到快到北門的地方,
有建築群:鬥象台、審判塔、空中宮殿、癲王台,
當時的宮殿也在這個地方,不過由於是木造的所以已經看不到了,
只剩下石造的神廟還留存著! 


Terrace of Elephants(鬥象台), 從Baphuon延伸到癲王台,
大約有300公尺長,而牆上有很多大象的浮雕,
顧名思義,國王在這邊觀賞鬥象,然後選擇最強壯的座騎,
這裡也是國王舉行集會或接見外賓的場所,
不知道寫了真臘風土記的周達觀有沒有來過啊? 


Terrace of Elephants中心賞象台的對面有12座塔,
現在有人說是12生肖塔,(12 Tower of Prasat)
這裡崇拜的12生肖是印度版本,跟中國不太一樣。
而另一個名稱是「審判塔」(Prasats SuorPrat),
因為這12座塔在古代的功用是用來審判犯人的。 


在鬥象台的中心向西轉進後,便來到了Phimeanakas(空中宮殿),
傳說中,蛇精會化身為女子,國王必須與她在Phimeanakas共眠,
如果國王沒有與蛇精共眠,國王就會死掉,
唯有如此,皇家的血統才能不斷的延續下去。
這蛇精化身的女子,不是皇后或其他妻妾,而是另外的女子,
這樣的傳說真是氣人,根本就是男人花心的神話式浪漫藉口。 


繞了一圈,回到Terrace of Elephants的最北端,
即是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癲王台),這是古代的法院,
這個建築物高6公尺,四邊都是25公尺,
四個角落都內陷,因此變成了八角形,
外邊有高也是6公尺的石牆包覆,僅留下寬2公尺的通道,
一般都是西南口進入,在蜿蜒曲折的小巷中,
觀賞6層的精美浮雕,仙女、七頭蛇此時也都出現在浮雕中,
一路讚嘆到登上癲王台的頂端,看到患有痲瘋病國王的雕像,
就這樣,
大吳哥城裡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建築物都有一段故事,
姑且相信與否,這都是旅遊的一部分。 


最後,我們一路由北門走回南門,
然後來到只有67公尺的巴肯山(Phnom Bakheng),
說是67公尺,不過最中間那條山路是一路筆直,
據說因為發生意外,所以在前兩個禮拜封起來了,
而左手邊是大象走的路,所以現在我們只能右手邊的路,
起初平緩,到接近巴肯山頂時,有一段要極盡壓低身子才上得去,
到了山頂還必須爬一段10多公尺的陡峭樓梯,
終於,我到了,呼呼呼,
Yasovarman I 當初將國都遷往西北方Angkor區域的中心,
並將山頂剷平後,設計了七層塔的神廟,
依然是崇拜印度教的宗教信仰。
本來期望登巴肯山看日落,當作今日的最高潮,然後歡喜落幕。
結果因為雨季的關係,看不到日落,
但是在巴肯山上,看到周圍的熱帶叢林,
和來自世界的青年們一起坐在巴肯山上,
讓一天中在吳哥區域所見所聞,
讓充滿心中的感動流動在彼此的氣息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autyl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